编者按: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广东积极响应国家“北冰南展西扩东进”发展战略,冰雪运动实现多元化发展,成果显著。冬奥盛会将至,南方网、南方英文网联合广东省体育局,推出《冬奥有粤》系列报道,与您一同发掘体育强省背后的冰雪力量。在南国冬日里,邀您共赴特别的冬奥之约。
花样滑冰,有“冰上芭蕾”之美称。本期《冬奥有粤》,我们探访正在训练备战的广东花样滑冰队,聆听南粤健儿逐梦冰雪的故事,感受广东花滑运动的浓厚氛围。
在深圳龙岗区昆仑鸿星冰球气膜馆内,18岁的广东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选手彭智铭在教练李东子的指导下,苦练四周半跳,成功率已接近七成。2021年12月,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国家队集训后,彭智铭回归省队,全力备战冬运会。
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彭智铭向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发起有力冲击,没留遗憾,“与全国最高水平的选手同台竞技,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他将目光投向了即将举行的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以及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全运会上为省添彩,奥运会上为国争光,这是我最大的目标。”
轮滑与滑冰在技术上有诸多共通点,不少轮滑选手通过“轮转冰”成为冰雪运动员。彭智铭从七岁开始先后练习特技轮滑和冰球,十岁时,再由冰球转到花滑。这段跨界经历,使他兼具轮滑运动的滑行技巧以及冰球项目的协调性与爆发力,练习花滑得心应手,进步神速,在花滑界崭露头角。
2018年,由于家庭原因,彭智铭停训了八个多月。同年,广东省冰雪运动协会开始组建花滑队,求贤若渴的南粤花滑把他从老家带回广东。彭智铭的花滑生涯迎来重要转折点。
在广东的悉心培养下,彭智铭技术更加全面,已具备冲击全国冠军的实力。在2019中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第二站,代表东莞出战的彭智铭一举夺冠,并在比赛中完成阿克塞尔三周半跳,当年包括闫涵、金博洋等国家队选手在内,只有三人能够相对稳定地掌握这个动作。前国家队男单选手李唐续发微博感叹:“高手在民间!”彭智铭一战成名,直升国家队。
三周半跳
彭智铭是中国花滑史上第一个从业余俱乐部直升国家队的个案,在领队廖志娟看来,他的成长,是广东花滑发展的缩影,更是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成果体现。她表示,作为轮滑大省,广东力推“轮转冰”,发掘和培养了大批优秀冰雪选手,彭智铭是一个成功的点,能带动更多孩子通过“轮转冰”,走上专业冰上运动员的发展之路。
除了拥有国家队成员彭智铭和教练李东子,广东花滑队还涌现出戴大卫、李芃锐、莫同、程佳盈、肖紫兮等好手。在广东省体育局及深圳昆仑鸿星俱乐部的支持下,他们力争在十四冬取得好成绩。廖志娟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广东花滑的整体实力提升显著,已在中国花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事实上,竞技体育的每一个突破,都离不开群众体育的深厚积累。
2019年起,广东连续三年举办省花滑锦标赛,参赛人数从首届80多人增至第三届240多人,参赛标准逐年提升。赛事规格不断提高,但参赛规模不降反升,这体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孩子选择并参与了花样滑冰。此外,借冬奥东风,冰雪运动俱乐部在广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广东现有冰上项目俱乐部达25家,会员超过1000人。在政策支持下,不少资质较好俱乐部成为了省级训练基地。长年累月,专业选手越来越多,俱乐部的数量及影响力显著提升,直接带动了花滑项目的群众参与度。廖志娟感叹:“花样滑冰来到了广东百姓家门口。”
为推动后冬奥时代我省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2022年广东省运会首次把花样滑冰与冰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在十四冬以及省运会的带动下,广东花滑将进入发展黄金期,廖志娟充满期待:“高规格的赛事能带动项目普及,届时,南粤大地将掀起花滑热潮。”
【记者】朱江伟 冯慧婷
【摄像】曾湘星
【剪辑】蒋永生
【编辑】李婷
【设计】陈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