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什么?擂台上最管用的竟然是蔡李佛?

2021-06-05 09:59 来源:南方网

  走进位于广州花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蔡李佛拳训练基地,这个基地建成已10年,占地50多亩,背靠小山坡,前有小水塘,一边有布置传统的演武堂,另一边则是宽敞明亮的训练玻璃房。

  “每年寒暑假的周末,都会有附近和周边城市的孩子来学习蔡李佛,10年下来,加上去高校教授的学生,我估计已经教过上万个孩子了。”说这番话的人,正是北胜蔡李佛如今的“掌门人”——房胜棠。

房胜棠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对蔡李佛有着满腔热爱的非遗传承人。他建基地、办武术学校、送武术进校园,甚至投资拍摄以蔡李佛为主题的网剧……据统计,他为蔡李佛的传承事业投入了过亿元资金,走出了一条“以商养武”的道路。

  起源▶▷

  融合是北胜蔡李佛的标签

  蔡李佛是新会人陈享所创。陈享自幼酷爱武术,12岁起就跟从族叔陈远护学佛家拳,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基础。19岁起,他又拜新会县七堡村人李友山为师,学习李家拳。李友山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的李家拳创始人。几年后陈享拳术已经相当精纯,但他并不感到满足,再上罗浮山的鹤观跟还俗高僧蔡福学蔡家拳至34岁。在这期间,陈享还曾受常来探访蔡福的江湖侠士白玉峰指导。

  最终陈享集各家所长,创立新拳,取名“蔡李佛”,含有不记忘老师教导的意思。房胜棠在讲起蔡李佛的来源时说:“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蔡李佛拳的包容性,它结合了三个门派;第二是创新,以前传统学武术的人比较保守,有门户之见,而蔡李佛打破了这个观念。”

  2008年,蔡李佛拳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广东第一个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的拳种。

  房胜棠习练的分支为什么叫做北胜蔡李佛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北胜蔡李佛的创始人谭三将拳馆开在了广州小北路,因此得名;另一种,是一个发生在90多年前的故事。

  1929年,北少林宗师顾汝章与另外4位北方武术名家南下广州,到“两广国术馆”授武。谭三听闻后,便特意登门拜访,两人多次交手后,因敬佩对方武艺,惺惺相惜,于是决意易徒而授,在当时也形成了一段佳话。“我们常说‘南拳北腿’,我们在学习了北方的腿法后,才有了现在的‘北胜蔡李佛’。”房胜棠介绍说。

  有意思的是,在花都的训练基地里,还挂着一块散打王的牌子。中国散打届曾有一位名声极其响亮的“散打王”柳海龙,十多年前开始跟随房胜棠学习蔡李佛拳,也颇有心得。当年柳海龙以“柳氏劈挂”名动赛场,如今他的穿心脚、转身鞭拳等蔡李佛招式打得也相当出色。

  蔡李佛为什么又和散打联系如此紧密呢?曾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散打金牌(表演项目)的蔡良蝉说,蔡李佛拳中有很多技战术是符合现代搏击实战的,比如封腿、鞭拳等。这位昔日的散打名将,如今也在练习蔡李佛拳。

  情结▶▷

  8岁习武苦练基本功

  和很多孩子一样,房胜棠习武的初心是为了防身:“小时候有同学欺负我,我就想着学拳防身。”

  房胜棠出生在广州,8岁起开始习武,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床练功。“以前我学拳很刻苦的,每天踢旋风腿几百个,打插拳一两千个,鞭腿1000个。”房胜棠说,学功夫就是需要这样一步步来,从基础开始打扎实,才有可能换来未来的成果。

  蔡李佛拳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叫做——长桥大马(武术中桥指手臂),手上的技法特别多,而且对手臂的力量要求很高,一双手臂需要练得如同铁棍般结实有劲。“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打‘木糠’,相对松软一点,慢慢地开始打‘铁沙’,等到手臂力量再增长一点,我们再开始抛‘石锁’。”正是经过这番苦练,房胜棠如今的手臂就如同铁棍一般。

  1980年,20岁出头的房胜棠去了澳门打工、创业,并成就了一番事业,建立起汇集地产、金融、商贸、旅游、娱乐等实业生意的澳门新恒星集团。如今房胜棠年逾花甲,他开始转移自己的工作重心:“现在年纪大了,我希望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去传承好蔡李佛拳。”

  传承▶▷

  开启以商养武的传承道路

  2018年的央视春晚珠海分会场的舞台上,房胜棠穿着白色竖领长衣,与演员张卫健和广州体育学院学生共同演绎蔡李佛拳。这也是蔡李佛拳首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尽管已是一名颇有声望和实力的企业家,但房胜棠的内心从未放下过蔡李佛。在自己力所能及时,他开始反哺蔡李佛。

  2011年,为了挑选和培养优秀的南拳苗子,房胜棠与广东省武术队合作成立新东方武术俱乐部。他同时投资建设了位于花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训练地,10多年来培育过万人。

  他还与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合作,将蔡李佛拳带进校园。“以武养武是很难行得通的,以商养武才有可能走得更好。”房胜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这门传统武术的传承。

  房胜棠自掏腰包无偿捐助武术费用,前后累计已超1亿元。这些费用主要用于创办武术总会、协会、武术学校、训练基地,捐助学校开展武术活动、援助广东和澳门200多个协会社团……

  未来▶▷

  创新形式让蔡李佛走出去

  回忆小时候练功的情况,房胜棠说那时的条件很差,师兄弟经常在公园里学拳,有时候会去师父的家里慢慢学。如今社会发展了,学习条件也变好了,但孩子似乎宁可对着手机。

  为了让更多孩子学习蔡李佛,房胜棠根据蔡李佛拳的特点做了简化,推广到花都的小学。“一个拳种要推广出去,一定要把它慢慢地改良一下。”他说,“我们以前要练几个小时,现在的孩子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要分成几个阶段来教。”

  房胜棠的孙女房子瀠今年9岁了,1年半前她开始学习蔡李佛拳。“我每个周末会练,爷爷也会亲自教我。”如今小姑娘出拳有模有样。

  为了了解课程的设置对孩子是否有帮助,房胜棠会让家长填写满意度:“我们做了很大量的数据搜集,证明孩子在学拳以后在读书方面有进步,在家里面懂礼貌。我看到他们从开始到现在的变化,感到非常幸福、非常高兴。”

  北胜蔡李佛拳在去年12月进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这也意味着房胜棠肩上的担子可能更重了。“我是这个项目的传承人,我有责任把这个项目传承下去,推广出去。”房胜棠说。

编辑:张霜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